鍋鏟材質大解析! 教你如何挑選不沾鍋專用鍋鏟
結論:
選擇不沾鍋鍋鏟時,應優先考慮材質安全(如矽膠、木製)、耐熱性、設計功能性及清潔便利性。市場上的主流設計趨勢包括食品級矽膠與耐高溫尼龍材質、人體工學手柄、多功能性、美觀色彩搭配及抗菌耐用處理。建議根據烹飪習慣與預算,選擇合適的產品,並確保鍋鏟與不沾鍋搭配使用以延長鍋具壽命。
一、選擇不沾鍋鍋鏟的主要要素
1. 材質安全性
- 矽膠(Silicone):高耐熱、不刮傷鍋面柔軟度佳,適合不沾鍋。
- 尼龍(Nylon):價格實惠,但耐熱性較矽膠差,長時間高溫可能變形。
- 木製(Wood)/ 竹製(Bamboo):天然材質不傷鍋面,但吸水性高易發霉。
- 不鏽鋼+矽膠頭:結構穩定,兼具硬度與柔軟度。
2. 耐熱溫度
- 至少需耐熱 200°C以上,避免炒菜時變形或釋出有害物質。
- 高品質矽膠產品更可耐熱至 250°C。
3. 鍋鏟形狀
- 平鏟:適合翻炒或翻面。
- 弧形鏟:貼合鍋邊,適合炒飯或滑蛋。
- 孔鏟:瀝油瀝水效果佳,適合煎炸料理。
4. 手柄設計
- 人體工學握把:減少使用疲勞感。
- 防滑/防燙設計:使用安全性更高。
- 可吊掛孔:方便收納。
5. 是否可機洗/清潔便利
- 一體成型或無接縫設計,避免食物殘留滋生細菌。
- 材質需耐清潔劑,不易染色或殘留異味。
6. 品牌信譽/食品級認證
- 選擇通過 FDA、LFGB 認證的產品更安心。
二、材質與耐熱性
三、鏟面形狀與功能設計
濾油/瀝油功能(孔設計)
Taylors Eye Witness、TESCOMA Space、Trudeau、GP&me Cucinero、ibili 鋼柄濾油鏟 都設有鏟面孔洞,適合煎油多的食材(如牛排、雞排)
平面/弧形鏟面
Colourworks 系列屬於平鏟+弧形鏟緣設計,適合翻轉食材、貼鍋鏟底
- 鏟面孔洞可過濾油脂。
- 矽膠材質富彈性,可貼平鍋底、輕鬆翻面
- 鏟面側邊微包覆設計,盛舀食材順手又省力
四、手柄與使用便利性
- Sabatier:316 不鏽鋼手柄,圓潤曲線設計,握感佳、吊掛孔設計。
- KitchenCraft、TESCOMA、Trudeau、ibili 均具備掛孔與人體工學設計。
- 矽膠款如 LEKUE、Taylors 雖無專屬提及握把設計,但仍符合輕巧易用特性。
五、清潔與收納
- 矽膠與尼龍材質的產品通常鏟頭易清潔,少縫合設計。
- 若家裡有洗碗機,或者預計要買洗碗機,強烈推薦購買有標示「適用洗碗機」的產品,將幫助你簡單的清潔,享受烹飪的快樂。
六、推薦對應比較表
推薦款式 | 材質 & 耐熱度 | 功能重點 | 手柄設計 | 適用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
LEKUE 矽膠鍋鏟 | 矽膠+PBT(250 °C) | 柔軟、不傷鍋面 | 輕巧攜帶方便 | 日常炒蛋、輕炒 |
Taylors Eye Witness 矽膠鍋鏟 | 一體矽膠 | 濾油孔、易清洗 | 吊掛收納 | 煎雞魚排、油炸用途 |
TESCOMA Space 濾油鏟 | 耐熱尼龍(210 °C) | 方鏟+濾油孔 | 人體工學 長柄 | 多功能翻炒/瀝油 |
Trudeau 濾油鏟 | 耐熱尼龍(204 °C) | 瀝油+斜邊貼鍋底 | 吊掛收納 | 中式熱炒/煎薄餅 |
ibile 鋼柄濾油鏟 | 尼龍+不鏽鋼 | 濾油+彈性鏟面 | 長柄、握感佳 | 煎肉類、水鍋 |
KitchenCraft 鍋鏟 | 尼龍+430 不鏽鋼(210 °C) | 平鏟+弧邊 | 吊掛設計、握感佳 | 翻面/烘焙餅乾 |
Sabatier 鋼柄鍋鏟 | 316 不鏽鋼+尼龍(200 °C) | 平鏟+切分前端 | 高級不鏽鋼手柄 | 翻煎牛排、鬆餅 |
功能設計
- 濾油孔設計:Taylors Eye Witness、pulsiva 與 MasterClass 都有孔洞設計,適合瀝油。
手柄與清潔
- 一體成型矽膠(Taylors Eye Witness):無縫隙、易清潔、防菌。
- 尼龍鏟具(KELA、pulsiva、joie):鏟面與手柄一體,易洗滌,掛孔設計常見。
- 金屬握把(MasterClass、Sabatier):質感佳,重量足,耐用,但清潔後易留水跡。